今天给各位分享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的65条知识点汇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60.原子在某一定态下的能量值为En=E1/n2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高中物理】超全公式+图示大全!一目了然!

2、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的65条知识点汇总

3、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共点力平衡三、牛顿运动定律1.斜面模型2.板块模型3.传送带模型四、曲线运动ω增大,F增大。五、天体运动1.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图2.变轨模型六、碰撞和动量守恒1.弹性正碰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得:2.冲击摆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加速+偏转模型电加速:电偏转: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偏转角:荧光屏上的偏移量:2.电场+重力场的叠加场▲图中qE=mg,则θ=45°八、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找圆心、求半径、算时间物理方程:几何关系:速度偏向角:▲算时间:2.磁聚焦“透镜”磁场圆半径与轨迹圆半径相等,即2.有效切割长度▲三种情况中有效切割长度均为d3.电磁感应中的杆+导轨模型运动过程中:先做a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十、理想变压器十一、原子物理1.光电效应2.氢原子能级   文章来源于物理大师,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投稿请联系 14511055@qq.com  1.若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互成120°,则其合力为零。2.几个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一部分力的合力必与其余部分力的合力等大反向。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都相等,即Δx=aT2(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推广:xm-xn=(m-n) aT2。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t/2=v平均。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T末、2T末、3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2)T内、2T内、3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32:…:n2。(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1:3:5:…:(2n-1)。(4)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t1:t2:t3:…:tn=1:(21/2-1): (31/2-21/2):…:[n1/2-(n-1)1/2]。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时,可以等效为初速度为零的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7.对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正向过程和反向过程的时间相等,对应的速度大小相等(如竖直上抛运动)8.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和怎样受力无关,惯性大小表现为改变物理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9.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即Δv=at)。10.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1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大小恒定且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或与速度方向始终垂直。1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到的合外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沿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大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向心运动;在所提供的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离心运动。13.开普勒第一定律的内容是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 T2=k。14.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其间存在的一个常用的关系是。(类比其他星球也适用)15.第一宇宙速度(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的表达式v1=(GM/R)1/2=(gR) 1/2,大小为7.9m/s,它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随着卫星的高度h的增加,v减小,ω减小,a减小,T增加。16.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这是使物体脱离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7.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这是使物体脱离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18.对于太空中的双星,其轨道半径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其环绕速度与自身的质量成反比。19.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以此解题就是利用功能关系解题。20.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2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静摩擦力只起到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相互转化。(3)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功的总和等于零。2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1)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2)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分配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的机械能的转移;二是系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内能的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即Q=f. Δs相对。23.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而平衡,其电性及电荷量的定性分布为“两同夹一异,两大夹一小”。24.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势等于这两点的电势的平均值。在任意方向上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25.正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负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小。26.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仅改变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不变。27.两电流相互平行时无转动趋势,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两电流不平行时,有转动到相互平行且电流方向相同的趋势。28.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仅受洛伦兹力时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粒子的速率、半径无关,仅与粒子的质量、电荷和磁感应强度有关。29.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做圆周运动:(1)速度偏转角等于扫过的圆心角。(2)几个出射方向:①粒子从某一直线边界射入磁场后又从该边界飞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②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必沿径向射出——对称性。③刚好穿出磁场边界的条件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与边界相切。(3)运动的时间:轨迹对应的圆心角越大,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就越长,与粒子速度的大小无关。[t=θT/(2π)= θm/(qB)]30.速度选择器模型:带电粒子以速度v射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区域时,当电场力和磁场力方向相反且满足v=E/B时,带电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被选择)与带电粒子的带电荷量大小、正负无关,但改变v、B、E中的任意一个量时,粒子将发生偏转。31.回旋加速器(1)为了使粒子在加速器中不断被加速,加速电场的周期必须等于回旋周期。(2)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等于D形盒的半径。(3)在粒子的质量、电荷量确定的情况下,粒子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只与D形盒的半径和磁感应强度有关,与加速器的电压无关(电压只决定了回旋次数)。(4)将带电粒子在两盒之间的运动首尾相连起来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带电粒子每经过电场加速一次,回旋半径就增大一次,故各次半径之比为1:21/2:31/2:…:n1/2。32.在没有外界轨道约束的情况下,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三个场力(电场力、洛伦磁力、重力)作用下的直线运动必为匀速直线运动;若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必有电场力和重力等大、反向。33.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34.滑动变阻器分压电路中,总电阻变化情况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段电阻变化情况相同。35.若两并联支路的电阻之和保持不变,则当两支路电阻相等时,并联总电阻最大;当两支路电阻相差最大时,并联总电阻最小。36.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变化,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且最大值Pm=E2/(4r)。37.导体棒围绕棒的一端在垂直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而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E=BL2ω/2。38.对由n匝线圈构成的闭合电路,由于磁通量变化而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nΔΦ/R。39.在变加速运动中,当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或最小——常用于导体棒的动态分析。40.安培力做多少正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安培力做多少负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在通过纯电阻电路时,又会通过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41.在Φ-t图象(或回路面积不变时的B-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既可以反映电动势的大小,又可以反映电源的正负极。42.交流电的产生:计算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用Em=nBSω;计算某一段时间Δt内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用E平均=nΔΦ/Δt,而E平均不等于对应时间段内初、末位置的算术平均值。即E平均≠E1+E2/2,注意不要漏掉n。43.只有正弦交流电,物理量的最大值和有效值才存在21/2倍的关系。对于其他的交流电,需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确定有效值。44.回复力与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总是与位移方向相反,始终指向平衡位置。45.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的振动是变速直线运动,因此在一个周期内,物体运动的路程是4A,半个周期内,物体的路程是2A,但在四分之一个周期内运动的路程不一定是A。46.每一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47.对于干涉现象(1)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2)加强区的振幅A=A1+A2,减弱区的振幅A=|A1-A2|。48.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反;相距半波长的偶数倍的两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49.同一质点,经过Δt =nT(n=0、1、2…),振动状态完全相同,经过Δt =nT+T/2(n=0、1、2…),振动状态完全相反。50.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由光屏到小孔的距离而定。51.根据反射定律,平面镜转过一个微小的角度α,法线也随之转动α,反射光则转过2α。52.光由真空射向三棱镜后,光线一定向棱镜的底面偏折,折射率越大,偏折程度越大。通过三棱镜看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而且虚像向棱镜的顶角偏移,如果把棱镜放在光密介质中,情况则相反。53.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后,不改变光线行进的方向及光束的性质,但会使光线发生侧移,侧移量的大小跟入射角、折射率和玻璃砖的厚度有关。54.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与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的光折射率越大。55.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当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处的光互相减弱,出现暗条纹。56.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跟介质和频率有关;而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只跟介质有关。57.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相邻的任何核子间都存着核力,核力为短程力。距离较远时,核力为零。58.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物体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59.使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入射的若是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等于两个定态的能级差或超过电离能;入射的若是电子,电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两个定态的能级差。60.原子在某一定态下的能量值为En=E1/n2,该能量包括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和电子与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的电势能。61.动量的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合外力的冲量方向相同,在合外力恒定的情况下,物体动量的变化量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相同。62. F合Δt=ΔP→F合=ΔP/Δt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率。63.碰撞问题遵循三个原则:①总动量守恒;②总动能不增加;③合理性(保证碰撞的发生,又保证碰撞后不再发生碰撞)。64.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连成一个整体)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机械能损失最大。65.爆炸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的动量守恒。  【导语】高中物理是高考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要想学习好物理,就要掌握它基本的知识。©无忧考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交流电   1.匀强磁场有线圈,旋转产生交流电。电流电压电动势,变化规律是弦线。   中性面计时是正弦,平行面计时是余弦。   2.NBSω是大值,有效值用热量来计算。   3.变压器供交流用,恒定电流不能用。   理想变压器,初级UI值,次级UI值,相等是原理。   电压之比值,正比匝数比;电流之比值,反比匝数比。   运用变压比,若求某匝数,化为匝伏比,方便地算出。   远距输电用,升压降流送,否则耗损大,用户后降压。   2.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3.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全反射和临界角   (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2)全反射的条件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   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表示sinC=1/n   4.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   (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   (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   5.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6.高三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据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讲力合成或分解。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5)独立性:物体所受各力产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扰,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一个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6)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应。
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的65条知识点汇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60.原子在某一定态下的能量值为En=E1/n2高考物理复习必备的65条知识点汇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schinda.com.cn/post/1882.html发布于: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