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第一年试水“6选3”,潍坊考生感觉如何?

2、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

3、【天眼关注·高考】“语文数学考完了,轻松了许多!”高考第一天结束,考生们“如释重负”

  昨天是等级考试第一天,有的考生连战三场提前“解放”,大部分人今天还得奋战   今年,山东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俗称新高考,由原来的“3+X”变为“3+3”,考试时间由两天延长至四天。新高考元年,考生是如何选科目的,考试感觉又如何?7月9日,记者在城区多个考点进行了探访。   新高考   “6选3”选考模式有20种组合   今年,山东高考考试科目由原来的“3+X”变为“3+3”,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不再按传统的理科和文科划分,而是由考生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的科目中,任选3科参加等级考试。   7月9日进行的是物理、政治、化学三个科目的考试,上午8时到9时30分考物理,11时到12时30分考政治,下午3时30分到5时考化学。7月10日考历史、生物、地理,考试时间点与9日相同。   与传统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下“6选3”选考模式共有20种组合。如果考生选择的是物理、政治和化学,则7月9日就能结束高考;如果选考科目中有物理和地理,则意味着考生7月9日到10日都会处于考试状态,选择地理的考生10日下午5时才能结束高考。   个别考生连考三场结束战斗   高考第三日的等级考试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当天只有一科或两科考试,只有极个别考生需要连考三场。   来自潍坊文昌中学的考生小石是当天为数不多需连考三场的考生之一。据潍坊文昌中学高中部分管副校长于培显介绍,小石是当天该校两名连考三场的考生之一。“比别的同学提前一天完成高考,接下来学校也没安排其他活动,孩子可以回家休息了。”于培显说。   在潍坊四中考点,考生刘浩正告诉记者,他选择的等级考试科目是政治、历史、地理,相当于以前的文综。“我今天只考政治,明天上午8时考历史,下午考地理。”刘浩正说,他7月8日只考了英语,7月9日只考政治,高考这四天每天都有考试。   “上午11时开考,到12时30分结束,这应该是高考有史以来第一次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考试。我进考场前吃了一些东西,考试的时候没觉得精神高度紧张,现在出了考场,感觉有些饿了。”潍坊四中考点的考生陈静对记者说。   根据兴趣和优势选科目挺好   上午9时40分,在潍坊一中考点,考生吕姗来参加政治考试,下午参加化学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她决定上午考完后就不回家了,在学校食堂吃完饭可以复习下午的科目。“明天再考一科生物就结束了。”吕姗表示,这三科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的。   潍坊一中考点外的陪考家长管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在潍坊行知学校复读,之前还分文理,当时学的理科,其他科目没有太多学习,因此今年等级考试选的还是物理、化学、生物三科。   “这种变化挺好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潍坊一中考点外的陪考家长张女士表示,她女儿选了政治、历史和生物。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小石的父亲、潍坊文昌中学政治老师石先生。他表示,当天的考试安排对孩子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当时选科的时候,首先还是从孩子的兴趣角度出发,他喜欢物理和化学,再加上我是教政治的,方便对他辅导,所以就选了这三科。”石先生表示,后期出于对孩子专业录取范围的考虑,也坚定了选择这三科的信心,“今天连考三场,孩子肯定累坏了,会先让他好好休息几天,然后再考虑其他的。”   探访   提前俩小时来考点,吃“闭门羹”   7月9日,高考第三天,由于考生们考试科目不尽相同,且上午8时就要进行物理科目的考试,这让一些考生十分不习惯。   上午9时许,一名考生带着证件等材料来到潍坊四中考点,但被挡在外面。记者询问得知,这名考生姓刘,是过来参加第二场的政治考试。   小刘告诉记者,头一天老师通知让提前来考点统一集合,所以早上吃过饭后,他就早早赶到考点。可到门口一问才知道,第一场的物理考试还没有结束,他们不能进校,只能在外面等着。“政治考试从11时开始,一直到12时30分,时间有些尴尬。想在家里休息一会儿,可还牵挂着接下来的考试,实在待不下去,还不如早点来等着。”小刘说。   记者在潍坊四中考点外看到,有不少参加第二场考试的考生来得都比较早。“今天考政治,昨晚背知识点到很晚,早上早早就醒了。打算考完后,中午好好睡一觉,休息一下。”考生王曼如说。   参加物理考试的考生明显偏少   上午7时许,在潍坊七中考点,参加物理考试的考生陆续进入考场。然而与前两天相比,人数少了很多,几乎看不到三五成群的考生,人数仅占考点可容纳考生的四分之一左右。一些家长和考生表示,选科时,选择物理的就很少,因为物理逻辑思维强,学起来有难度。   上午9时许,来接考生的家长王传美对记者说,她女儿参加了物理考试,并且非常重视这一科。因为物理考试容易将成绩拉开距离,所以她在考场外也有点着急。“首先女儿喜欢物理,逻辑思维也比较好。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当时充分了解了大学专业,发现有物理要求的专业在90个以上,而且从长远来看,更容易就业。”王传美说,选科时,女儿的同学选择物理科目的比较少。   上午9时40分左右,结束物理考试的考生们陆续走出考点,部分考生与家长见面后纷纷表示考题比较难,有的还没有做完题,家长们纷纷安慰。   考题   题目看不明白,“山东高考物理难”上热搜   上午9时30分,物理科目考试结束,不参加下一场考试的考生陆续走出考点。他们面面相觑,或者窃窃私语,都离不开一个字“难”。对于物理考试,不少考生都表示题目比较难,甚至有的题目直接没看明白,而“山东高考物理难”也因此上了微博热搜。   “比平时模拟题难很多,即使作答了,心里也没有把握。”潍坊七中考点的考生小王对记者说,尤其是最后几道题,看了几遍也没有弄明白,“前三科考得挺顺利,没想到卡在物理上了。第一道题看不懂的时候,心里就发慌了,真想拿着考题去问问物理老师。”   潍坊中学考点的考生小刘深有同感,到了交卷的时候,有好几道题都没有弄明白什么意思,不知道能不能及格。“物理科目作为等级考试科目,高考填报志愿时专业选择面非常广泛。”小刘说,正因为如此当时才选了物理,没想到今年的题目这么难。   政治考试更加贴近时代,总体上不算特别难   中午12时30分,政治考试结束,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多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觉今年的政治考试和平时模拟的考试不太一样,更加贴近时代,更加灵活,总体上不算特别难。   考生王昊说,今年国内有非常多的热点话题,比如疫情、香港问题、民法典等,之前他也围绕着这些热点话题作了大量准备。只不过真正考试的时候,他感觉考题和这些热点话题有关联的不算特别多。   有老师表示,今年的政治考题更加贴合实际,结合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侧重考查学生用更广阔的思维和视角来观察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就要求学生有更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对时事更加敏锐的洞察。   考生感慨化学考试太难了,多道题没有做完   下午5时许,化学考试结束,记者在潍坊中学考点外看到,走出考场的考生表情凝重,纷纷感慨太难了。不少考生表示,选择题就花费了很多时间,临近考试结束,后面的解答题仍有多道未做完。   “之前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5名,感觉这次化学考试会拉低自己的整体分值。”考生李丽说。   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考生张同学告诉记者,很多题型之前都没有见过,自己以前练习了很多和疫情有关的题目,此次化学考试均无涉及。  A06-A07版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叶妮 张身率 赵春晖 邓永杰 隋炜凤 郭超   ◎新闻链接   等级考试成绩需要进行换算   实施新高考后,我省夏季高考的总分为750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等级考试科目不同、难度不同,如果按原始分数简单相加,会增加学科间的不公平,这就需要进行等级换算了。根据换算规则,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8个等级区间,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区间人数所占比例;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总成绩时,将8个区间内考生原始成绩依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8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并计入总分。这样一来,可确保考生原始成绩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计分规则为: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首先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在外省取得的等级考试科目成绩无效,需在我省重新参加考试。     本报综合报道  今天是2018年高考的第一天,975万考生就将走入考场。这一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5万人,是2010年以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00后”迎来人生大考。   2018年高考今天上午首先进行的是语文科目的考试,下午将进行数学科目的考试。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时间安排,2018年高考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为今明两天。部分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设置不同,9日仍有考试安排。   今年,山东省高考科目全部使用全国卷。目前,全国共有26个省份采用全国卷,仍实行分省命题的只有浙江、上海、江苏、北京和天津五个省份。   浙沪考生只需参加语数外三门考试   作为新高考首批试点地区,今年浙江和上海的考生仍将采用“3+3”的模式,即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加三门考生自选的科目,三门选考科目的考试在今天的统一高考前都已结束。也就是说上海浙江的考生这两天只需要参加语数外三门考试。另外,由于这两个地方外语都是实行“一年两考”,如果考生对此前外语考试的成绩满意,就可以选择只参加语文和数学的考试,在第一天就完成全部高考。   优化高考综合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考生,为考生营造安心、舒心的考试环境,教育部要求,优化高考综合服务。要在噪音治理、卫生防疫、防暑降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综合保障;积极创造条件,为残疾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考试服务;充分做好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疫情传播等情况的应对准备工作。   诚信考试 勿信所谓试题 答案   同时,教育部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和路线,仔细核实确认考试时间、地点和科目,预留足够赴考时间。要了解并熟知《考生须知》,严格按照考试规定,携带有关证件以及必备的考试用具,不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等违禁物品进入考场。要诚信参加考试,不要购买所谓“试题”、“答案”,谨防上当受骗。   教育部表示,对于涉考违法犯罪活动和考场违规行为,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高考安保工作有序开展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即将举行,全国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考犯罪、考点周边治安整治、试卷安全保密等关键环节,加强各项安保工作,确保高考顺利平安进行。   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违法犯罪活动是高考安保重中之重的任务,各地公安机关广泛收集案件线索,深入开展专案侦查。截至目前,共打掉考试作弊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58名,捣毁设备生产线6条,非法销售窝点8个,缴获用于考试作弊的无线考试作弊器材10万余套(台),有力震慑了犯罪;并加强网上巡查,重点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涉及高考类有害信息进行筛查,对发现的组织考试作弊、买卖试题和答案等有害信息及时删除。并组织警力和治安积极分子对全国7000余个考点周边的出租房屋、旅店、网吧、商铺等重点区域和治安复杂场所进行“地毯式”排查清理,确保考点周边场所安全。   据了解,6月1日—5日,全国公安机关共出动1万多名警力,已安全顺利将试卷全部送达至各地保密室,安排民警24小时武装守护。高考期间,各地公安机关将开通绿色通道,出台延时服务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对身份证等实行“一站式办理”,同时,各地将开通求助热线,建立紧急护送考生机制,确保高考安全有序进行。  6月7日17时,2022年高考数学科目正式结束。   十多分钟后,赴考学子陆续走出考场,他们或笑容满面,或不慌不忙,或激动兴奋……但相比上午的状态,神情大都轻松愉悦了许多。   下午考试结束,张望琪同学第一个冲出考场。   在贵阳六中考点,第一个冲出考场的仍然是张望琪同学。“哈哈哈,还是我,我要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   “哎哟,你低调点咯!明天不准第一个冲出来了哈!”妈妈在一旁笑呵呵地叮嘱着张望琪。   今年数学考题难不难?考完一天感觉如何?   “我觉得还好,和模拟考的难度差不多。”张望琪告诉记者,他觉得自己发挥正常,第一天高考结束了,感觉轻松了好多。今晚他打算早早地好好睡一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考试。   母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温柔地笑着。“想吃什么,回家我做给你吃,好好犒劳犒劳你。”   邵晶晶和张广玲同学感觉发挥还不错。   “哇,太不容易了,现在考完了语文数学,感觉轻松好多。”另一边,刚出考场的邵晶晶和张广玲在人群中和母亲讨论着今天考试的感受。   “选择题比较简单,但是大题还是有点难度的。”邵晶晶说,“发挥正常吧,只要保持平常心,不会有太多焦虑。”   面对记者的镜头,邵晶晶自信满满:“数学是我的弱项,虽然感觉题目有点难,但也能勉强过关吧,等明天结束,就会更轻松一些了。”   “简单简单,比早上考完语文的感觉还要好。”一旁的张广玲兴奋不已。   家长举着相机在考场外等待。   高考就是这样,有人欢喜自然有人愁。在考场外的一个角落,王雯悦和妈妈正在安慰着她的一名女同学。   因为没发挥好,有两个大题没做出来,小赵同学哭成了泪人。“没关系的,一次考试而已,又不会决定你的生死,千万不要影响了明天的考试。”   “没事没事,哎呀,走,我们去吃好吃的,把今天的不愉快都忘记。”妈妈赶紧带着小赵同学离开了。   十年寒窗永逐梦,一朝绽放酬壮志。   要相信,这只是年轻时一次全力以赴的体验。   加油,少年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编辑 王浩   二审 廖波   校检 张欢 谢康萍   三审 刘丹
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高考第一天 975万考生迎高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schinda.com.cn/post/89.html发布于:2025-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