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夫人是小说主人公麦克白的妻子,形象多被定性为一个残忍、恶毒的女人,表现了人性的罪恶的一面,是导致麦克白悲剧的直接因素和罪魁祸首。在《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对于麦克白行为的挑唆作用往往被刻意夸大,而班柯对于麦克白的影响力却往往被忽视。麦克白夫人是那个帮麦克白登上皇位的残忍计划最早的煽动者,她野心勃勃,对权力有很强的渴望,其表现构成了她丈夫野心的背后驱动力,历来作为诱导教唆其丈夫走上不归路的恶妇最终不明不白的死去。 麦克白夫人是一个残忍无情的女人,但在她的冷酷背后也时时流露着女性的温柔、善良、脆弱和对丈夫无比忠诚的爱。她的本性是善良的,为了丈夫的野心的达成,为了做丈夫的精神支柱不得不用残忍和冷酷来武装自己,说出一些违背本性的话,做出一些违反本性的事。 该如何评价麦克白夫人 她是女巫丁,所以任务完成之后她回到了属于她的污浊泥泞之地。 刚发在朋友圈里,简要分享一下我的认识: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构建了麦克白夫人这个形象,塑造了一个看似刚毅而且男性化的女性角色,但是在审视麦克白夫人时,需要关注,麦克白夫人没有自己的追求和欲望,她的言语、行为、观念完全是麦克白本人的,她本质上还是麦克白的夫人。 她虽然与奥菲利亚、乔特鲁德、朱丽叶性格迥异,却没有独立的人格,甚至没能像这些柔弱的女性一样留下名字。 在歌剧当中,奥菲利亚、朱丽叶这样的角色一般会由轻巧的花腔女高音或者柔美的抒情女高音演唱,但麦克白夫人一般由英雄式的戏剧女高音演唱。 既往的批评者把她形容为另一个女巫、潜在的女巫,这个说法我是反对的。她并没有像原著中几次出场的女巫一样用预言诱导麦克白,而是出于麦克白的夫人这个身份帮助麦克白实现野心。她的形象应该是一位贵妇,而不是妖妇。 在一系列推动悲剧进展的行为里,决定性的人物是麦克白本人,而不是麦克白夫人。 如果说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塑造的,那么麦克白夫人就是用麦克白的欲望和野心塑造的,夏娃好歹还拥有自己的名字,而麦克白夫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只是麦克白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 “不是人” 麦克白夫人有一个独树一帜之处:她有性格,有行动,有情感,就是没有名字。 并且是作为全剧的核心人物之一,这在莎翁的剧作中并不常见。 然后你会发现,这位夫人从头到尾只做了一件事情——怂恿麦克白。 杀人,篡权严格来说通通与她无关,你甚至可以在剧中把麦克白夫人的戏全部删掉,你会发现除了藏刀这个点之外整部剧依然是成立的,一切左右剧情走向的行为由且仅由麦克白本人决定。 因此我们不妨做一个文学性的假设,即”麦克白夫人“这个角色,是麦克白本人野心的具象化,她在麦克白得势时登场,在麦克白失势前死亡,干净利索脆。 她的最后一句台词是”睡去“。 而在第二幕第二场她怂恿麦克白的关键场次,麦克白有句名台词:”麦克白杀死了睡眠“。 这有意为之的隐名,可以说是春秋笔法了。 16世纪夫妻之间,夫称妻子一般为thou,妻则尊称夫为you,麦克白在第一幕第五景-第二幕第三景中,用了thou二十三次,用了you十八次,用了I二十九次,用must、would、will这种命令性的词语十几次,而用can、could这种友好、不确定性的情态动词只有两三次。 她认为自己和麦克白一样,到了建功立业的机缘,要夫妇两个人合作抢夺王位,可以说麦克白夫人比麦克白更坚决,她成了麦克白权威、强大的心理依靠。——《从人际功能角度解读麦克白夫人的语言》 中世纪神学家们对‘恶’讨论了很多内容,在传统观念上,女性自身几乎等同于‘恶’,在现实和文艺作品中,女性总和恶有神秘联系。 原因一是女性的身体引起了性欲,禁欲主义往往来攻击女性的身体,比如我们熟知的佛教徒们会去坟场看女尸,告诉自己活着的女人内里也是如此丑陋的。中世纪的基督徒对女性肉体抱有恐惧。 二是女性被迫沉默,不占据学术、政治、社会活动的主流,几乎是无意识的,这对于男性来说是神秘无法探知的,于是女性的无意识往往和同样未知的恶魔威力联系到一起。 三是在堕落神话中,女性总作为恶毒替罪羊。月经又邪恶、又亵渎,许多传说的巫术都以女性经血为药引。经期女性不允许进入教堂,不允许去领圣餐,甚至认为经期妇女对于恶魔有很大吸引力。 因此男性对女性恶的畏惧,在文化中,显性或者隐性的到处存在,然而并不是畏惧和痛恨,也有对童贞处女的崇拜,认为修女对童贞的保持是对神圣的坚持,处女是圣洁的。 16-17世纪,迫害女巫的运动十分猖獗,女巫“由一只象征着肉欲的山羊陪伴着”,“挑逗男人的欲望而将他们送上毁灭之道”。(Women and Evil-内尔诺丁斯) 圣女贞德在文化中的形象也是如此,圣女贞德自称女人比男人更能敏感的感觉到善,而人们却举一反三认为女人缺乏根本的道德感,所以接受善和接受恶的声音一样干脆,这也回到了上面说的第二条,女性在男性的主观凝视下是无意识,脑子空空,处于随从地位的,我听说过一句俗话,“女人就是狗,谁有本事谁牵走”,在旧时代是有这个文化基础的。 失乐园神话中,夏娃偷吃禁果,还引诱亚当吃,导致人类被驱逐出了伊甸园。中世纪对女性的警训如此写道:“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任何一个都是夏娃吗?在这个时代,上帝对于你们这个性别的判 决是:罪也必须和你们在一起。你们是恶魔的通道。你们是禁树的开封者。你们是神圣法 律的第一个背弃者。你们是劝说恶魔不勇敢就没有攻击力的女人。你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毁 灭了上帝按自己形象创造的人。因为你们的背弃,才有了死亡,甚至上帝之子也不得不死。” 宙斯创造了潘多拉,来惩罚普罗米修斯,潘多拉是暧昧而危险的恶,有诱惑力,魅力,但心如蛇蝎,她吸引你的爱,一旦你上钩,表达出了这种美好的情感,她就把你破坏。 古希腊神话中对恶女角色的创造是比较多的,因海伦引起了特洛伊战争,《奥德赛》中塞壬女妖,歌喉美妙,过往的水手听入神,就会触礁沉船而死。古希腊文化中对塞壬的名字,比如欧斯塔修斯提到,一个塞壬叫Aglaopheme,意思是华美,一个叫Thelxiepeia,意思是魅惑。以及其他说法中,有的意思是陶醉、有的意思是柔音等。塞壬也在一些神话中是冥界的引路人。 一些《美狄亚》的故事中,美狄亚为了帮伊阿宋逃跑而杀死自己的弟弟,心狠手辣帮助伊阿宋得势,后来被伊阿宋背叛,于是她血腥复仇,她狡猾,阴谋,杀害自己的孩子。“不要畏缩,不要想念你的孩子多么可爱,不要想念你怎样生了他们,在这短促的一日 之间暂且把他们忘掉,到后来再哀悼他们吧。他们虽是你杀的,你到底也心疼他们!” 她是典型的恶女形象,凶残,滥杀无辜,使人闻风丧胆。 《阿伽门农》,英雄为求航海顺利把自己的女儿献祭,带着女俘虏卡珊德拉回家被妻子克吕泰莫丝特拉双双杀了,这本身是一个母亲为女儿复仇的故事,但这位女主角却被描述成了恶女。 克吕泰莫丝特拉的形象来自于古希腊的得墨忒耳,这个恶女形象影响了很多戏剧。 美丽女性被认为是红颜祸水,制造恶的源头,但人们认为她们并没有制造恶的智慧,更多的是恶的性情。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说“信任女人就是相信骗子”,亚里士多德说:“女人的勇气在于服从”,尼采说:“见女人?别忘了拿上你的鞭子”。 这个时候,我们就回到了开头了,麦克白夫人是如此的强大,可你看她祈求的是什么: 来,注视着人类恶念的魔鬼们!解除我的女性的柔弱,用最凶恶的残忍自顶至踵贯注在我的全身;凝结我的血液,不要让怜悯钻进我的心头,不要让天性中的恻隐摇动我的狠毒的决意!来,你们这些杀人的助手,你们无形的躯体散满在空间,到处找寻为非作恶的机会,进入我的妇人的胸中,把我的乳水当作胆汁吧!来,阴沉的黑夜,用最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罩住你自己,让我的锐利的刀瞧不见它自己切开的伤口,让青天不能从黑暗的重衾里探出头来,高喊“住手,住手!”。 麦克白道: 愿你所生育的全是男孩子,因为你的无畏的精神,只应该铸造一些刚强的男性。 除此以外,《麦克白》多次提到男子气概,不论是奸恶还是正义,都由男子达成,麦克白夫人强大的形象,只不过是她借了男人的影子。 美狄亚的凶残,也被认为是欧里庇得斯加入了男性元素,“不符合正常女性的模式”,她毒死公主,这是女性化的行为,但冷血的杀死自己的孩子,这是男人的行为。 麦克白夫人也充满了男性气质,劝说麦克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并提到她可以把在怀里哺乳的孩子毫不犹豫的摔死,杀子是男性所为,女性在文化印象中很少杀子,母亲是孩子的保护人,武则天杀子,就显示了她的男性手腕,一种刚毅和无所不能牺牲的决绝,而且最根本的是对权欲的野心,而不是女性的阴毒,杀子的欲望使麦克白夫人告别了母亲的形象。 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已经过了那些恶女的时代,不需要为家庭、自然、爱而动作,她没有受压迫,不是复仇,而是对权力的渴望,麦克白夫人的邪恶更类似于基督教对女性的看法,是一种从属的角色,而不像古希腊这些恶女,有自己的故事。 麦克白夫人分析了麦克白的天性,“你不是没有野心,可你缺乏配套的奸恶”,麦克白有保持忠诚的愿望,也有对权力的渴求,站在光明和黑暗的路口,麦克白夫人像夏娃引诱了亚当一样,引诱麦克白吃了罪恶的果实。 一些评论家认为,只有在忏悔的时候,麦克白夫人才恢复了女性的温柔,她在文化中被认为的女性柔弱的一面使她承受不了这种罪恶,开始梦游,惊恐,错乱,死去。 一般认为,女性如果失去母性,或者其他方面变得反常了,就是邪恶,《麦克白》很多人认为是莎士比亚的一种道德说教的作品,其中对女性之恶的表现很多。你比如三女巫,莎士比亚的时代女巫是很恶劣的,社会对女性普遍抱有怀疑,就像我们现在看喜欢穿和服的中国人一样,立马就“他是不是狗汉奸?” 三女巫长着男人的胡子,和麦克白夫人一起把麦克白的野心全部勾出来了,并交给了他奸恶的信心和奸恶的能力。 麦克白唯一出现的神灵是赫卡忒,希腊神话中象征黑月和阴间的女神,在中世纪一般认为她是黑魔法和女巫的庇护者,这也可以看出《麦克白》深受当时猎巫风气影响。麦克白夫妇性别倒置,一些评论家认为通过雌雄倒置来表达了苏格兰天地反乱、纲常解体的混乱局面,而伯南森林这个自然本身的形象来到了邓西南,而道德秩序也跟着恢复了。 麦克白内心中欲望的集合体。 “我曾经哺乳过婴孩,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可是我会在它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它的柔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要是我也像你一样,曾经发誓下这样毒手的话。” 这段惊世骇俗的台词,出自莎士比亚的名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之口。 麦克白作为国王邓肯的表弟,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在得到女巫预言要戴上王冠后,他所选择的那条弑君篡权之路,每一步都有这位夫人的严厉鞭策和冷血襄助,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依靠麦克白夫人,麦克白绝不可能成功夺取王位。 在莎士比亚笔下,麦克白夫人应该算是最残忍冷酷的女性之一。剧中人马尔康王子评价她为“魔鬼一样的皇后”,诗人海涅则说她是“一匹极其凶猛的野兽",也就是这样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女人,最后却自杀身亡。 重读《麦克白》的过程中,我发现麦克白夫人具有典型的黑暗三人格特征,即“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它们分别代表着权欲操控、极度自信和冷酷无情。再联想到她的人生境遇,让我饶有兴趣地写下这篇麦克白夫人的心理性格分析报告。 马基雅维利原本是意大利一位政治家的名字,他主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由此闻名于世,后来这个名字也成为了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黑暗三人格中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正源于此,表现为喜好操控、渴望权力和高策略性。 麦克白夫人和麦克白一样,都是野心家和冒险家。不过,麦克白虽然英武有力,性格中却有优柔寡断的部分,麦克白夫人则更加独断专行,充满强势的控制欲。 麦克白夫人第一次出场,就是接到麦克白写给她的信,信上说国王邓肯即将到访他们的城堡,还提到女巫的王者预言,麦克白毫不掩饰他的野心。 从这一刻开始,麦克白夫人迅速接受了自己作为“谋逆者妻子”的角色;同时,她深刻了解麦克白的弱点——有野心,可是没有野心必备的奸恶;有欲望,但只想用正当的手段。正因为如此,她立刻下定决心,要消除麦克白这种软弱和优柔寡断,她甚至迫不及待要开始行动:“赶快回来吧,让我把我的精神力量倾注在你的耳中;命运和玄奇的力量分明已经准备把黄金的宝冠罩在你头上,让我用舌尖的勇气,把那阻止你得到那顶王冠的一切障碍驱扫一空吧。” 正如她所想,面对丈夫的犹疑,她果决地鼓动他、激励他,直到他们定下当晚执行的暗杀计划。 可是临到头,麦克白又退缩了,他想到无论作为皇亲还是臣子,国王都没有亏待过他,还给了他最高级别的爵位,以示殊荣。麦克白夫人强力而巧妙的操控手腕,又到了用武之地:“你不敢让你在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宁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的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随在‘我想要’后面吗?” “猫儿”和“懦夫”,“我不敢”和“我想要”,果然激得麦克白又掉进她的掌控中:“请你不要说了,只要是男子汉做的事,我都敢做;没有人比我有更大的胆量。” 看到这一段,我就会想起下面这张《麦克白》的概念海报:一双女人柔美的手,像指挥木偶戏一样,把“麦克白”几个字母悬在指尖。这张图,可以说是道尽了麦克白夫人的权力欲和操控欲。 《麦克白》概念海报 麦克白之所以不由自主地受她摆布,除了惊人的说服力,麦克白夫人还具有不容置疑的自信,而这一点,正是优柔寡断的克星。 在麦克白夫人说出具体的暗杀计划时,麦克白有些怀疑:“假如我们失败了——” 然而,还没等他说完,麦克白夫人立刻粗暴地打断他:“我们失败!只要你集中你的全副勇气,我们决不会失败。” 麦克白还是有顾虑,怕别人不相信他们布置的栽赃假象,麦克白夫人毫不犹豫地回答:“等他的死讯传出以后,我们就假意装出嚎啕痛哭的样子,这样还有谁敢不相信?” 这样专断的语气,仿佛她从来不考虑任何失败的可能,不惧怕报复,也不怀疑布置的一切会使人不相信,麦克白夫人的极度自信,可见一斑。 如果说前两种特质都体现在话术上,最后这种精神病态,则实实在在体现在行动上,带给她临危不乱的超强心理素质。 在麦克白夫人的筹划中,她会亲自出面,将国王的两个侍卫灌醉以后,麦克白就悄悄潜入国王房间,用侍卫的两把刀将他杀害。然后再把刀放到侍卫手边,并且在他们身上涂满国王的鲜血。 一切都很顺利,然而,当麦克白杀死国王之后,他的心理防线几乎崩溃,失魂落魄,竟然拿着两把凶器走了出来。当麦克白夫人要求他按后续的计划执行时,这个驰骋沙场多年的将军,竟然这样回答:“我不高兴再去了;我不敢回想刚才所干的事,更没有胆量再去看它一眼。” 麦克白夫人则毫不畏惧地进入摆着死尸的房间,她这样斥责丈夫:“意志动摇的人!把刀子给我。睡着的人和死了的人不过和画像一样,只有小儿的眼睛才会害怕画中的魔鬼。要是他还流着血,我就把它涂在那两个侍卫的脸上,因为我们必须让人家瞧着是他们的罪恶。” 麦克白夫人接过凶器(托马斯·比奇绘) 等她办妥了以后,麦克白仍然惊魂未定,为手上沾满的鲜血悔恨自责。而麦克白夫人则表现得轻描淡写:“我的两手也跟你的同样颜色了,可是我的心却羞于像你那样变成惨白。有人打着南面的门,让我们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一点点的水就可以替我们泯除痕迹,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你的魄力不知道到哪儿去了。” 之后国王的尸体被发现,麦克白夫人无可挑剔地演技,自然不需要再赘述。 等到国王邓肯的两个儿子意识到危险,纷纷出逃后,舆论都怀疑这两个王子才是弑君的幕后主使,而麦克白作为国王的表弟,则顺理成章地登上王位,并且派人暗杀了对他有所怀疑的大臣班柯。 然而,在加冕后举行宴会上,麦克白看到了班柯的鬼魂坐在原本属于他的座位上,大惊失色,不由自主地吐露许多本该秘而不宣的话,几乎快要承受不住内心的压力,要把犯过的罪孽都说出来。 这时,麦克白夫人绝佳的心理素质又帮了麦克白。她一边低声制止麦克白,时而安抚,时而斥责,一边神情自若地对宾客说:“坐下,尊贵的朋友们,王上常常这样,他从小就有这种毛病。请各位安坐吧;他的疯癫不过是暂时的,一会儿就会好起来。要是你们太注意了他,他也许会动怒,发起狂来更加厉害;尽管自己吃喝,不要理他吧。” 麦克白看到班柯的鬼魂(狄奥多·夏塞西奥绘) 当她发现麦克白的失控无法避免时,又当机立断,用优雅自如的态度终止了宴会,遣散了宾客,甚至没有忘记对宾客说晚安。 莎士比亚仅凭麦克白夫人的这几句台词,就将她的冷酷无情和毫无悔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许多评论家都认为,最后麦克白夫人自杀是由于愧疚,依据主要是两个,一是麦克白登基后,她说过的一段话:“费劲了一切,结果还是一无所得,我们的目的虽然达到,却一点不感觉满足。要是用毁灭他人的手段,使自己置身在充满疑虑的欢愉里,那么还不如那被我们所害的人,倒落得无忧无虑。” 二是麦克白夫人自杀前开始梦游,并且在梦游时喃喃自语,也说了些跟谋杀有关的话,看起来就像承受不住内疚时的宣泄。 显然,这样的理解,符合恶有恶报、大快人心的主流价值观。 不过,通过我们上文的分析,麦克白夫人这样一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女魔头,会有一天良心发现、怀着负罪感自杀吗?如果真是这样想,那可就太小看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洞察了。 的确,正如上面提到的两点,在麦克白成为国王、她成为皇后以后,她仍然怏怏不乐。而她的这种惆怅和不快,并不是来自杀人的罪恶感,而是来自麦克白。 她一心以为,她帮助麦克白完成夺权大业,等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权力、满足了他的野心,就会使他获得巨大的快乐。然而,麦克白天性中的善良和正直,无时无刻都在与他的野心和疯狂战斗,让他一直饱受痛苦的煎熬。正因如此,麦克白对这个帮助他步入邪恶的女人,很难再爱得起来。 事实上,在加冕宴会后,整个后半部《麦克白》,都再没有麦克白与夫人的对答了。而且前半部中,也并没有他们感情的直白表示。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细节中,看出他们夫妻的感情由浓转淡。 在一开始写给麦克白夫人的信中,麦克白其实并没有具体的篡权计划,却毫无保留地将野心和盘托出,并且将她称为“我的最亲爱的有福同享的伴侣”,可见他的信任。除了这个称谓,麦克白还曾将她称为“最亲爱的亲人”、“最亲爱的宝贝”等等,麦克白对她的感情不可谓不深。 然而,当结尾时,麦克白得知妻子的死讯,他却近乎残忍地说:“她反正要死的,迟早总会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一天。” 在《麦克白》后半部的空白中,莎士比亚没有直写的夫妻感情,就从这样的落差里,明明白白地显示出麦克白对妻子的冷淡疏远。 像她这样绝顶聪明又深知丈夫秉性的人,怎么会看不出这一点呢?更有力的证据,是在麦克白夫人梦游时说的话中,每一句话,都是对麦克白说的,我只摘录她所说的最后两句:“洗净你的手,披上你的睡衣;不要这样面无人色。我再告诉你一遍,班柯已经下葬了;他不会从坟墓里出来的。”“睡去,睡去;有人在打门哩。来,来,来,来,让我搀着你。事情已经干了就算了。睡去,睡去,睡去。” 哪里看得出半分悔恨和内疚?倒是她一贯的语调和作风。而这件事之所以能成为她的梦魇,正是源于感受到了丈夫出于罪恶感对她的冷淡。她说的这些话,也都是为了尽力消除丈夫的愧疚,妄图使他重新燃起对她的爱意。 当她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以后,自杀就成了唯一的出路。这样一个大胆冷静、战无不胜的坏女人,最后却输给了爱情,实在令人唏嘘不已,更不得不佩服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麦克白夫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中的人物)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schinda.com.cn/post/679.html发布于: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