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2、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第二章烃类知识点记忆背诵内容.docxVIP

3、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导语】高中的化学课本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课本的知识通常是一些重点难点知识的拓展,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一   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二   1、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2、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8、熔点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原子是H   12、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3、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多的物质是氮气   20、人体中含量多的元素是O   21、相同条件下密度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氧化物是水   3.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三   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常见的等电子体:CO和N2   4.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四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5.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五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6.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 篇六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判断的依据   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③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l3+   ⑤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2+>Fe3+  烃类知识点背诵记忆内容 一、烷烃 甲烷的电子式与结构式: 【答案】;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答案】CH4 + 2O2 点燃 CO2+2H2O;火焰明亮呈蓝色 烷烃的物理性质通性: 【答案】烷烃均为分子晶体,其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分子质量递增,熔沸点逐渐升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相对密度均小于1   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   状态:常温下的存在状态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C≤4为气态(新戊烷也为气态);5-16为液态;≥17为固态 链状烷烃的通式与结构: 【答案】CnH2n+2;锯齿形而非直线形 烷烃的化学性质(有通式写出通式) 【答案】(1)氧化反应:烷烃能够燃烧生成CO2和H2O,但不能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KMnO4(aq)】反应。 (2)取代反应 (3)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发生裂化或裂解。 烷烃取代反应的特点: 【答案】①在光照条件下   ②与纯卤素反应   ③1mol卤素单质只能取代1molH   ④连锁反应,有多种产物(卤代烃和卤化氢气体) 习惯命名法中十个碳原子以下的名称为: 【答案】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丙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有几种,写出结构简式? 【答案】2种,正丙基(—CH2CH2CH3)和异丙基[—CH(CH3)2] 丁烷丁烷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有几种,写出结构简式? 【答案】4种,正丁基(—CH2CH2CH2CH3)、仲丁基[—CH(CH3)CH2CH3]、异丁基[—CH2CH(CH3)2]、叔丁基[—C(CH3)3] 系统命名法的步骤及原则: 【答案】(1)选主链:碳链最长、支链最多; (2)编序号:“近”、“简”、“小”—①近: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②“简”:支链同近时,从较简单的一端编号;③“小”:同近同简时,考虑支链编号之和最小   (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 二、烯烃 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 【答案】;;CH2=CH2 乙烯的物理性质: 【答案】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 乙烯的用途: 【答案】①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②制造聚乙烯塑料、聚乙烯纤维   ③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现象: 【答案】 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写出乙烯与Cl2(g)、H2、HCl、H2O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写出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单烯烃的通式与物理性质: 【答案】CnH2n;随着烯烃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多,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烯烃的化学性质通性: 【答案】(1)氧化反应:燃烧;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褪色;(2)加成反应;(3)加聚反应 烯烃燃烧的通式: 【答案】 丙烯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丙烯与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两种产物都写,并标明主产物): 【答案】 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Cl2反应的两种加成: 【答案】1,2加成:CH2=CH—CH=CH2+Cl2―→ 1,4-加成:CH2=CH—CH=CH2+Cl2―→ 氯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丙烯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画出2-丁烯的顺式结构与反式结构并标明: 【答案】顺式结构:;反式结构: 三、炔烃 写出乙炔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答案】H-C≡C-H;CH≡CH 乙炔的物理性质: 【答案】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微溶于水,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由于常混有杂质(H2S、PH3)而带有特殊难闻臭味。 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与现象: 【答案】现象:火焰明亮且伴有浓烈的黑烟 乙炔与少量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乙炔与足量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乙炔与等量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乙炔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原理: 【答案】CaC2+2H2O→CH≡CH↑+Ca(OH)2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滴加饱和氯化钠溶液? 【答案】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为了减小其反应速率,可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流速,让饱和氯化钠溶液逐滴滴入。 实验室制取乙炔时硫酸铜溶液的作用及涉及化学方程式: 【答案】除去生成的乙炔气体中的H2S等杂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H2S = CuS↓+H2SO4。 炔烃化学性质的通性: 【答案】(1)氧化反应:   ①燃烧:②使KMnO4(H+)褪色   (2)加成反应:能与X2、HX、H2O、H2等发生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四、芳香烃 苯的两种结构简式: 【答案】 苯的分子结构与空间结构: 【答案】分子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一、纯碱的性质和工业用途总结;   纯碱的性质。纯碱即碳酸钠又称苏打或碱灰,相对分子质量为106.00是无水、白色的粉末。相对密度为2.533,熔点为851,易溶于水并能与水生成几种水合物,工业产品纯度在99左右。纯碱是一种强碱弱酸生成的盐,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并能与比碳酸强的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如:在高温下,纯碱可分解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式如下:此外,无水碳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能缓慢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纯碱的用途与规格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基本化学工业中产量的产品之一,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基本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制化学品、清洗涤,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二分之三;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消费部门,每顿玻璃消耗0.2顿。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XX酸钠、硝XX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溶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   二、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工序总结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他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氮肥。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2.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一、玻璃   1、生产玻璃原料:主要反应:成分:   2、玻璃态物质:短程有序、远程无序,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变为液态。   3、钢化玻璃:普通玻璃在电炉里加热软化后急速冷却而成的。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有色玻璃:在制造玻璃的过程当中,加入了金属氧化物   变色玻璃:卤化银见光分解,稍暗一点的地方,在氧化铜催化剂的促进下,银和卤素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   二、陶瓷(ceramics)   1、传统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Al2O32SiO22H2O)与其它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各种制品。广义上陶瓷是用陶瓷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   2、手工制陶瓷过程:1,初中学习方法.混合2.成型3.干燥4.烧结5.冷却6.陶瓷器   3、彩釉:   陶瓷种类及用途:   三、水泥(cement)   1、水泥主要原料:粘土石灰石(石膏)适量   主要成分:硅酸三钙:3CaOSiO2硅酸二钙:2CaOSiO2铝酸三钙:3CaOAl2O3   主要性质:水硬性   2、水泥的标号及钢筋混凝土。   3.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1.原电池形成三条件:“三看”.   先看电极:两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   再看溶液:两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三看回路:形成闭合回路或两极接触.   2.原理三要点:   (1)相对活泼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2)相对不活泼金属(或碳)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导线中(接触)有电流通过,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4.原电池与电解池的比较   原电池电解池   (1)定义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2)形成条件合适的电极、合适的电解质溶液、形成回路;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外接电源、形成回路   (3)电极名称负极正极;阳极阴极   (4)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氧化还原   (5)外电路电子流向负极流出、正极流入;阳极流出、阴极流入   4.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XX。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XX。   5.高二上册化学必修三知识点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法: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知识点复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schinda.com.cn/post/398.html发布于:202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