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2、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导语】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无忧考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篇一   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2.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篇二   脂质:(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   1、脂肪:(贮能物质;减少热能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组成单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   甘油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注:组成元素C、H、O   2、磷脂:细胞膜、核膜等有膜结构的主要成分   空气-水界面为单层,两端为液体的呈双层   注:组成元素C、H、O、N、P   3、胆固醇:调解生长、发育及代谢(血液中长期偏高引起心血管疾病)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注:组成元素C、H、O   3.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篇三   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   1、种群概念的理解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   (3)两个基本单位   ①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   4.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篇四   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   (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   (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   (3)操作注意事项: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③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   ④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   ⑤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   5.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篇五   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成分与血浆相近。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导语】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学生们需要对自己未来的发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这可谓是学生们第一次完全自己把握、风险未知的主动选择。®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助你金榜题名!   1.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2.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1.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   4.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生长的慢,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的快。   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6.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7.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9.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   3.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两层磷脂分子和一些蛋白质分子,细胞膜表面有糖被(23页图)。糖被的组成及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2.细胞膜的生理特性:对进出细胞的物质具有选择性,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选择透过性膜定义?   3.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24页图)   自由扩散:物质从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无载体例:甘油,乙醇,苯,H2O,O2,CO2等   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高浓度;耗能;需蛋白分子作载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   4.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内吞和外排   4.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大多数真核细胞通常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有的细胞有多个细胞核。   2.细胞核结构   ①核膜:双层膜,膜上有多种酶以及核孔,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②核仁:细胞有丝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间期可清晰看到其形态   ③染色质:什么叫染色质?其组成成分是什么?存在于细胞周期的什么时期?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3.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参见课堂笔记)   原核细胞代表生物举例:支原体,衣原体,细菌,蓝藻,放线菌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也不属于原核。   5.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6.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   神经调节的内容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调节特点:反应速度快、作用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准确。基本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神经调节的特点   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   2、神经调节可基于电位变化。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分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3、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4、神经调节作用比较迅速而精确。
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高二上学期生物知识点归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schinda.com.cn/post/2505.html发布于:2025-11-20